作者:王韻齡 (親子天下記者 )
文章轉載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
根據衛福部統計,青少年自殺年齡層下降,自殺死亡率上升。青少年憂鬱和自殺問題如何能解?第一線教師若能及早發現學生情緒異樣,可以挽救孩子免於墜落懸崖。公益平台發起「傾聽者計畫」,號召多位專業心理師、資深教師拍攝系列影片,8月起陸續推出,幫助的,傳青少年身邊的老師學會當一位傾聽者,讀懂青少年,一起守護脆弱的青少年心靈。
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發起的這項「傾聽者計畫」,從今年8月起推出系列影片,以每週上架2支的節奏,預計年底前共推出49支,免費供各國高中老師、家長取用。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觀察,近年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增加,尤以15到24歲最為顯著,2019年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這個年段的第二高死因就是自殺。他在這系列影片中表示,網路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年輕人漸漸失去了與人相處的能力,情緒教育成為教學現場重要的課題。
因此公益平台邀請心理諮商專家和教育工作者錄製「新手老師123」系列影片,從「傾聽基礎知能」出發,試著「讀懂青少年」,到有助於師生連結的「班級經營」、照顧特殊生需求的融合式教育等不同面向,希望協助老師、家長學習如何在第一時間,覺察身旁孩子的心理狀況,讓心情低落的學生早日走出低谷。
為新手老師的壓力解套,也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公益平台執行長蔡慈懿說,過去五年來因為辦理初任教師研習,接觸過上萬名年輕教師,發現特別是偏鄉教師年紀輕、社會歷練淺,還不熟悉學生特質,也正在摸索班級經營及與家長溝通的模式。他們進入教育現場後,可能天天遇到的巨大的工作壓力,這階段如果能有一段資深老師及專業者的經驗傳承,對他們會非常實用且珍貴。
曾擔任彰化高商輔導教師,有近十年校園輔導資歷的諮商心理師陳志恆是講師之一,他說,之所以同意錄製這系列影片,是希望新手老師還沒在接觸到現場之前就先看完,而非遇到問題、層層累積到已被淹沒、放棄無力了,這時才來幫忙。「我們也許可以在年輕老師最有熱忱時,提供一點經驗協助,對他即將教到的孩子也是比較好的」,陳志恆這樣說。
班級經營部分則請來長期經營生命教育的台北市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光哥),與北大高中的羅先福主任(阿福老師)及桃園新屋高中王保堤老師(巴迪老師)共同分享策略。從開學前如何共備、第一次班親會如何與家長溝通、取得信任等,劉桂光校長強調,班級經營的根本是核心理念,需要不斷的精進,並在每一天教學中,逐步建構出具個人風格的班風,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中,也幫助學生長出解決問題的自信和能力。
面對特別的學生,哪些作法該重新考慮?
另外,如何在一般生居多的班上,照顧到特殊生的需求?也是近年許多老師想急迫增能的議題。在融合式教育這塊請來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曲智鑛,他表示特殊生的人際支持很重要,全班可能會覺他老是出狀況、很麻煩,此時老師只要能了解特殊生「不是故意的」,就能引導全班一起培養同理心,老師的身教會成為學生的模範。他也特別提醒,過往教師常指定功課好的生一對一協助特殊生,「但是孩子如果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千萬不要指派他去助人啊!反而會適得其反」,曲智礦現身說法,引導更多人看見特殊孩子的內心世界與渴望。
臨床心理師、心理學博士陳永儀則分享自己的故事:小時候不愛念書,曾經上課愛講話而挨了老師一頓打。當天下課,老師卻找她一起走一段路,聊聊最近生活學習的狀況,最後還為她買了最喜歡的蘋果牛奶。老師在教學之外還費心了解學生,這成為陳永儀教授一段鮮明的回憶。影片一開始,她拋出問題:「傾聽對一位老師而言,是必要的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先回歸到「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來討論。
問題不是孩子不向大人求助,而是大人是否看到求救訊息
董氏基金會2018年針對台灣六都國高中生的調查,青少年因「情緒問題」而求助輔導老師僅約 1%。「這不代表青少年不希望大人的協助,他們可能不斷透過各種方式發出求救訊息,而我們是不是聽懂了、看到了?」陳志恆老師提醒,陪伴孩子之前,師長要做好一個重要的功課,先安頓自己的身心。自我情緒安頓的能力越好,陪伴孩子的能力就越好,而孩子在過程中也會學到有效的自我安頓方式。
公益平台目前已陸續上架多支影片,也由教育部發文轉給全國各國高中,可以當成老師上課前的自學增能、情緒教育補充教材,並鼓勵所有老師「從傾聽開始,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Comentarios